要闻 国际 看点 纪实 社会 独家 热点 财经局 共工交通 专题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共工社香港

李家超:因地制宜拚创科 优势互补达多赢

2024-06-29 来源:大公报 阅读:

行政长官李家超上任两周年,交出亮丽成绩表。《维护国家安全条例》刊宪生效,完成了等待26年8个月零19日的历史使命,国家安全得到保障,特区政府现在要追时间,拚经济、谋\发展。

李家超接受《大公报》专访时表示,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,政府将加大力度发展生命健康科技、人工智能等,深度对接深圳和大湾区规划,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更是新质生产力的推进器。李家超强调,香港要用好国际化优势,发展绿色金融、推动ESG基金发展、国际教育枢纽建设,全面发挥超级联系人等重要角色。\大公报记者 李雅雯、杨州、义昊(文) 林良坚(图) 张凯文、许桌杰(视频) 李斯达(资料)

北部都会区规划会以“产业带动,基建先行”为主轴,北都分为四大区域,其中“创新科技地带”包括河套区港深创科园在内,与深圳科创园区产生协同效应。进驻科技园的百图生科本月与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,包括在港设立旗下首个国际创新中心,未来五年和院校合作支持逾50个前沿生命科学早期研发项目。

生命健康科技获国际认可

李家超表示,河套其中一个发展重点是创科产业,这亦是香港的优势,譬如生命健康科技包括临床试验,“我们都是做到好好的成绩,香港在这方面的水平亦都获国际认可,甚至在某方面是执牛耳,如器官移植是国际水准,很多人都来到香港学习。”河套是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的地方,若做好医药科研、临床试验,从而引进海外或内地的药厂在港生产,“由零到一,由一到无限,整个产业链因合作而建立,产业链的竞争力和优势非常大。”

李家超强调,创科产业发展关键是在重点推动具优势的科技领域,如人工智能、数据科学、新能源研发、新物料研发,所以要成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、香港微电子研发院,“如果我们从整体讨论新质生产力,这些都是关键元素,我觉得方向正确、焦点化、资源要配对,社会共识要建起来,加上与内地优势互补,整体的速度和质量都会提升。”

莞港空港中心是成功例子

李家超透露,即将举行的粤港合作联席会议,将讨论推进在创新科技、金融、医疗卫生、跨境交通等领域上的合作。李家超表示,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要优势互补、错位发展,“香港与广东省是最亲密最重要的兄弟,他跑得远,我跳得高,我们合作时优势互补,既跑得远又跳得高,错位发展互补长短。”

李家超表示,优势互补的成功例子是“东莞—香港国际空港中心”。运\行满一周年的“东莞—香港国际空港中心”,一年来进出口总货量近4384吨、货值突破38亿元人民币,较半年前分别大增近2.8倍、6.3倍。李家超表示,香港缺乏包括土地、人力,这方面会由大湾区兄弟城市提供,香港则提供人才、科研技术及资金、国际化及联通世界等,这方面合作是优势互补,其中成功项目为东莞与香港合作的海空联运\项目,正正是善用内地的土地、人力、器械、价格优势,作为航运\中心的香港则提供管理优势,达至互利共赢,“香港投资内地都有好的回报,是多赢方案,香港会继续找更多同类合作。”

建设绿色湾区是湾区发展范式的转变。李家超指出,这方面合作有大有小,香港正在推进河套发展,而大湾区发展的项目不乏绿色元素,例如新能源,内地在氢能发展更是前卫,“但在新质生产力里有一个重要元素,就是因地制宜,不同地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,它们起步、强项、基础建设、资源富裕都不一样,所以香港探索应用氢能可以,但去生产氢能氢气就不切实际。”

作者:佚名 责任编辑:李欣桐

Copyright 2015-2025 国际标准刊号:ISSN 3006-8959 承印人、出版人:共工新闻编辑部 联系方式:zhidaoribao@gmail.com.

主管: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 主办:共工新闻社新媒体中心

关注X(原推特)


海报分享